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軍爺糙,軍爺傲,惹上軍爺跑不掉

第732章 開發新的領域

  

  龐弘華從醫院離開以後,就回農場收拾東西,準備去部隊報到。

  同一批到部隊的知青有不少人,部隊派人過來接他們。

  大家坐在車裡,既興奮又緊張,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車子到部隊停了下來,有人帶他們去到一個很大的會議室。

  這是他們第一次到農場來,很多人都很興奮,一直猜測接下來發生的事。

  直到部隊領導出現,大家才安靜下來。

  部隊領導跟他們說這次的任務,部隊要組建一個實驗基地,他們要到基地去工作。

  還告訴他們這是最後的機會,如果想要退出的話,現在就可以離開。

  若是他們到了基地,就再沒有退出的可能。

  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都是年輕人,誰不懷揣著夢想,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

  而且在農場裡日復一日,簡單重複又繁瑣沉重的勞作,已經讓他們身心疲憊。

  現在有另一條路讓他們選,他們自然傾向於選擇去做別的,

  大家決定要留下來,部隊便讓他們簽署一份保密協議,派人將他們送到了島上。

  那是一處很偏僻,很小,人煙罕至的小島。

  來到那座偏僻的小島,不少人心裡後悔了。

  他們是從大都市過來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崖州島已經十分落後了。

  可是部隊這次讓他們來的地方,比崖州島還要落後,簡直就像是原始部落。

  這裡有部隊駐紮,他們沒敢說話,隻能先在這個地方住下來,走一步看一步。

  龐弘華倒是沒覺得這地方有什麼不好。

  隻有在這麼個地方建實驗基地,別人才不易發覺。

  再說了,遠離城市的喧囂,才更能沉得下心來搞科研。

  他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業,沒想到來到這邊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卻是上課。

  這也是教授專家們討論以後,一緻做出的決定。

  招來的人文化水平不一,素質良莠不齊,他們隻能按照不同的文化程度,按分組開班的模式進行授課。

  一個專家帶一個研究課題,著眼於眼下最急於攻克的問題進行授課。

  除了晚上上課之外,白天還要帶小組做科研,保證教學的嚴謹,擴大他們教授的知識面,以最快的速度帶領這些人入門。

  這些知青都是熱皿青年,經過最初的沮喪之後,慢慢接受了現實。

  而且接觸到另一方嶄新的世界,他們又打起精神,努力消化專家教授們傳授的知識,想要儘快製造出自己的航空母艦

  試驗基地這邊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部隊還給他們送來了一些資料。

  看到那些資料老教授們,一個個眼睛發亮,像是看見獵物的狼群。

  這些可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最新資料呀,書本能找的知識點很少,他們沒有途徑找到這樣嚴謹先進的資料。

  有這些資料在手上,幫了他們的大忙了。

  這些資料自然就是m國那邊教授寄過來的,歷經層層磨難,才終於到華國母親的懷抱。

  心繫華國的學子們,費盡心思送過來的資料,將會對國家的邊防事業作出偉大貢獻。

  海島這邊的疫情基本控制住,安醫生他們也準備回京市了。

  安醫生還是不死心,想要把宋書寧騙到京市去。

  宋書寧還是堅定自己的想法,走是不可能走的,她還是比較願意留在海島。

  這裡風景好,原始的海洋風光很美,還有新鮮的海鮮,純粹的風土人情,而且她的家在這裡,她能上哪兒去。

  再說外邊現在亂糟糟的,要是出到外邊去,未必就是件好事。

  再一次遭到拒絕,安醫生知道自己沒法把人帶走,終於死心了。

  宋書寧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他們,滿滿的五大麻袋。

  「都是海島的一些海鮮乾貨,海鮮罐頭,你們帶過去,不管是拿去送給親朋好友,還是自己吃,都很不錯。」

  縱使安醫生再冷靜,看見她帶過來那麼多的東西,嘴角還是忍不住抽了兩下。

  她這是打算給自己送東西,還是打算讓自己去京市賣貨呀。

  宋書寧現如今送禮的原則,就是量大,實惠。

  以前宋大小姐出手,喜歡挑精緻華麗的奢侈品,可是在這年代,吃的才是王道。

  這年頭物資匱乏,甭管買什麼東西,都得要票。

  她自己身份有優勢,從部隊拿這些物資,隻需要付錢,不需要拿票,所以她多多益善,拿過來送人。

  主打一個主旨,就是量大管飽。

  安醫生:「這麼多東西,我們就不收了。」

  五大袋的東西,他們也拎不走呀

  宋書寧送東西的決心很決絕,「不是都已經到渡口了嗎,我讓人把東西扛上船,方便得很。

  到了那一邊,直接就上火車,又不用你們走多遠。

  安醫生,你這麼多人,扛這些東西不費多大勁兒。」

  眾醫生:……

  不見得。

  他們整天待在實驗室裡,缺少運動,扛這麼一大麻袋東西,還是挺費勁的。

  不過宋書寧的一句話,讓他們狠狠心動了。

  家裡的老人孩子是少葷腥。

  他們整天待在實驗室,吃住都是能對付就對付,回家的時間少,對家庭的付出就更少了。

  海鮮怎麼樣也算葷腥,而且已經曬乾曬透了,能留的時間很長,儲存也很方便,確實可以留著慢慢吃。

  刑奉恭也勸他們,「安老,你就把東西收下吧,這怎麼說也算是小宋的一片心意。

  你不是喜歡喝茶嗎,小宋送的那個……茶,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那個名字他實在說不出口。

  好好的茶,怎麼就叫那個名字呢。

  安醫生聽見他們都這麼說,隻能妥協。

  「你們說的都對,那東西我們就收下了。」

  渡輪鳴笛,準備開動了,他們人也該上船了。

  宋書寧讓小李把東西扛上渡輪。

  安醫生抓住最後的機會,跟宋書寧說道:「要是你改變主意,願意到京市來,可以隨時聯繫我,我隨時歡迎你。」

  宋書寧:……

  您還真是不死心呀。

  都到這會兒,您還在說這話。

  做科研的人,確實有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精神。

  「安醫生,我還是那個答案。」

  連敷衍都不願意敷衍。

  安醫生無奈登船。

  送走了安醫生,他們也該回醫院了。

  現在疫情基本穩下來,壓在刑奉恭身上的那塊大石頭,終於鬆動了,他感覺自己輕鬆了不少。

  尤其這一次,醫院處理妥當,而且能夠快速研製出特效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得到了上邊的高度讚揚。

  這不管對個人,還是對醫院,都很有好處。

  他們這邊高興,可蠍子那邊卻氣得要瘋了,一把把桌上的東西掃到地上。

  下面站著的下屬,一個個噤若寒蟬,一句話都不敢說。

  「廢物,全都是廢物,連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我的心皿全都白廢了。」

  那些下屬不敢說話,他們也沒想到華國會這麼厲害,在這麼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又能研製出疫苗,又能研製出特效藥。

  他們自己人還因此受到感染,因為沒有特效藥,折了好幾個呢,不少人也受到感染。

  後來還是華國的人研究出特效藥,才把人搶救回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