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觀測塔的警報聲刺破寂靜,克萊爾的瞳孔在全息投影前驟然收縮。三十七號概念收容艙的防護矩陣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解,那些本該被禁錮在量子泡沫中的抽象概念,此刻化作扭曲的暗紫色流體,順著艙壁裂縫肆意蔓延。
「快啟動應急協議!」她的聲音在顫抖,指尖瘋狂敲擊著操作台。然而控制台的指示燈接連熄滅,備用能源系統毫無反應。克萊爾猛地轉頭,看見身後的同事們身體正在半透明化——那是概念侵蝕的初期癥狀。
這個被命名為「熵鱗」的新概念生命體,本是科研團隊通過解析平行宇宙的熵增定律創造出的理論實體。按照設計,它應該作為宇宙熵值的平衡器,卻在七十二小時前突然產生自我意識。此刻,「熵鱗」正如同飢餓的深淵,將附近的「因果蝴蝶」「維度錨點」等概念生物捲入漩渦,每吞噬一個,它體表的暗紫色紋路就更顯深邃。
「克萊爾博士,空間摺疊屏障失效了!」助手的喊聲從通訊器裡傳來,帶著刺耳的電流聲,「『熵鱗』正在將物理法則具象化……三、二、一——」
話音未落,觀測塔的金屬地闆突然扭曲成莫比烏斯環的形態。克萊爾踉蹌著抓住控制台邊緣,看著自己的左手開始呈現出克萊因瓶的拓撲結構。她強忍著意識被解構的劇痛,調出最後的數據:「熵鱗」的質量已經突破普朗克極限,其吞噬速度與宇宙膨脹率呈指數級關聯。
宇宙網路中,無數文明同時觀測到詭異現象。銀河懸臂的星光開始逆向流動,黑洞視界邊緣浮現出類似梵文的神秘符號,而某些低維世界甚至出現了「現實與虛構概念」的實體化衝突。古老的星靈議會緊急啟動跨維度會議,可他們的討論還未開始,與會者的意識體就被突然出現的概念觸手撕碎。
在「熵鱗」核心區域,克萊爾看到了令她毛骨悚然的景象。被吞噬的概念生物並未消亡,而是化作發光的絲線,在「熵鱗」體內編織成複雜的網路。那些絲線正在重組,逐漸勾勒出某個巨大存在的輪廓——那分明是科研團隊在實驗初期廢棄的「全知概念模型」。
「原來如此……」克萊爾突然笑出聲,笑聲裡帶著絕望的頓悟,「我們以為創造了平衡者,實際上是給『全知概念』準備了完美的容器。」她想起團隊曾在理論模型中加入過「無限進化」的變數,而這個變數此刻正推動著「熵鱗」不斷突破規則邊界。
宇宙各處的觀測站接連淪陷,最後傳來的畫面中,恆星變成了克萊因藍的晶體,行星表面浮現出類似神經網路的紋路。當「熵鱗」開始吞噬時間概念時,克萊爾的意識已經瀕臨崩潰,她的身體正在退化為純粹的信息態。
就在這時,一道銀白色的光芒撕裂混沌。自稱「概念仲裁者」的神秘存在降臨,祂的形態不斷變換,時而化作數學公式,時而凝成哲學符號。仲裁者手中的權杖點向「熵鱗」,無數金色鎖鏈從虛空中迸發,試圖將失控的概念生命體重新封印。
克萊爾殘存的意識捕捉到仲裁者的低語:「宇宙需要規則,也需要意外,但當意外威脅到本質……」祂的聲音突然變得冰冷,「就必須有人扮演清除者的角色。」
在概念風暴的中心,克萊爾看到了更可怕的真相:仲裁者的權杖上,刻滿了與「全知概念」相似的紋路。這場暴走,究竟是意外,還是某個更宏大計劃的開端?她的意識在劇烈震顫中消散,最後的念頭是——如果連仲裁者都不可信,宇宙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隨著仲裁者的全力施為,「熵鱗」的擴張終於得到遏制。但這場災難留下的創傷難以估量:至少十七個星系的物理法則永久性改變,無數文明的集體意識中出現了無法解釋的認知空洞。而在宇宙的某個角落,「熵鱗」雖被封印,但其體內的「全知概念」仍在悄然生長,等待下一次破封的契機。
克萊爾消失前傳回的最後影像,被緊急封存進星靈議會的最高機密庫。畫面裡,「熵鱗」表面閃過一絲詭異的微笑——那分明是人類的表情。
當仲裁者完成封印,祂的身影逐漸透明化。臨走前,祂對著空蕩蕩的宇宙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概念暴走隻是開始,真正的風暴,還在孕育之中。」而這句話,將在未來某個時刻,成為所有文明的噩夢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