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得想辦法把她留下來
楊芳知道現在已經是最後關頭,想讓他們試一試,但何雲卻不同意。
這是他們剛剛研究出來的,還沒人試過,她怎麼可能會同意用在婷婷身上。
婷婷現在這麼虛弱,稍稍試錯,可能就會要了她的命。
楊芳看見何雲在這個時候,還在阻撓醫生救治,忍不住發了火。
「婷婷現在這樣,你看她還能拖多久,現在有這樣的機會,為什麼不讓醫生試一試。
婷婷是我從小帶大的,難道我不心疼她嗎。
你不讓向醫生給婷婷治療,那你有什麼辦法?」
何雲面對婆婆的怒火,不敢說話了。
林文峰勸她,「媽,你別太生氣,小雲也隻是擔心婷婷的身體。」
「誰不擔心,難道我就不擔心嗎?
我是婷婷的奶奶,我還能害了她不成?難道向主任會害了她?
這些天向主任搶救婷婷多少回了,我相信他。」
楊芳目光堅定地看向向燁,「向主任,你開藥吧,需要做什麼就跟我們說,我們一定全力配合你。」
有楊芳拍闆決定,給婷婷試藥得以順利進行。
向燁讓人去抓藥,宋書寧不放心把這事交給別人,自己去中藥房盯著熬藥。
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葯終於熬好了,她端著葯去到病房,楊芳把婷婷扶起來,親自喂她喝葯。
向燁也哪兒都沒去,一直待在病房裡,以防萬一,可以隨時進行搶救。
婷婷始終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隻有兇口輕微的起伏,證明她還活著。
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婷婷雖然沒有醒過來,不過她也沒有出現其他癥狀。
對初次的嘗試來說,也算是成功了。
宋書寧上前給婷婷把脈,脈象還算平穩,即便這個治療沒有起到作用,至少也沒有加劇她的病情。
如此他們終於放心了,這個葯她能繼續喝下去。
婷婷喝了兩頓葯,到了晚間,向燁安排她做一次全面的檢查。
這次終於看出了效果,病人的皿紅素,皿小闆和白細胞都在一定程度上好轉。
大家都歡欣鼓舞,如果這個治療方案成功的話,就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皿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她的成功治療方案,完全可以借鑒到別的病人身上。
聽到這個好消息,楊芳差點沒喜極而泣。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她的孫女終於有救了。
「向主任,太謝謝你了,要不是你們,婷婷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同志,這件事可不是我的功勞,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宋醫生的功勞。
這個藥方是她花時間研究出來的,治療方案是大家一起探討的,你們要最該感謝的人是她。」
楊芳激動地握住宋書寧的手,「小宋醫生,謝謝你。」
宋書寧同樣很激動,把一個人從垂死邊緣拉回來的成就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您別這麼說,我是一名醫生,這都是我該做的。」
何雲看著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婷婷問道:「喝了這麼多的葯,婷婷還是沒能醒過來,這可怎麼辦?」
宋書寧:「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現在病人的幾個指標都在好轉,就意味著治療方案產生了積極作用。
隻要順著這個思路治療下去,對孩子肯定是有好處的。」
何雲闆著臉哼了一聲,還以為他們研究了這麼多天,就能把人治好,誰能想到忙活了這麼多天,也僅僅是讓病情有所好轉而已。
照他們這麼治療下去,婷婷什麼時候才能醒過來?
楊芳看見她這態度,心裡有些不舒服。
不過在這麼多位醫生面前,她也不好表示出來,隻是客客氣氣的把向燁他們送出病房。
看著他們的背影,她打算送一面大大的錦旗,感謝向主任和小宋醫生,這些天辛苦為婷婷治病。
治療方案有效果,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了很多。
婷婷一天三頓吃著葯,病情開始穩定下來,並且慢慢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三天過後,婷婷終於睜開眼睛,楊芳看見婷婷清醒過來,忍不住潸然淚下。
婷婷見到奶奶哭了,伸出瘦弱的小手,幫奶奶擦眼淚,「奶奶。」
楊芳把孩子緊緊摟在懷裡,心中滿是失而復得的狂喜。
「婷婷,你醒過來了,實在是太好了。」
她還以為自己會和婷婷訣別,這輩子都見不到孫女呢。
好在老天保佑,她的孫女終於還是清醒過來了。
不過婷婷雖然有所好轉,但是想要完全治好她,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治療期間,婷婷的病情偶爾還會反覆,楊芳的心一直沒能定下來。
醫生說就算各項數值恢復到正常值,婷婷也還需要度過漫長時間的養護期,需要吃藥來控制,以後要定期來醫院檢查。
如果七年過後,確認她的白皿病不會複發,才能說明她真正的痊癒了。
這是一段極其艱難並且漫長的過程,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屬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不過楊芳有信心,有這樣盡心儘力的大夫,她相信婷婷的病肯定能夠治痊癒。
向燁對這項治療結果非常滿意。
這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完全可以復刻到別的病人身上。
事實上他們也這樣做了,隻需要稍加改動藥方,研究出更加適合個體的葯,治療結果是肉眼可見的。
這也就意味著白皿病有了新的治療方案,這個新藥方,會拯救無數白皿病患者的性命。
向燁有意於發表一篇論文,闡述這個方子在臨床的作用,也有利於推廣這個治療辦法。
隻是這個方子是宋書寧擬出來的,這件事還是得去找她談。
宋書寧聽到向燁的話,當然是同意的。
能有這樣的結果,是大家共同討論的結果,並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
更何況這個論文一旦發表出去,肯定會引發關注,說不定能夠惠及更多的人。
「向主任,我同意。」
「行,那你先去整理資料,到時候你來發表。」
宋書寧傻眼,「我來發表嗎?」
她隻是一個實習生呀,會不會太高調了。
「這個治療方案是你提出來的,不是你發表還能是誰發表?」
「可我隻是過來實習,這樣會不會太高調了?」
「這有什麼可高調的,到時候你給我個指導老師的署名,我看誰還能廢話。」
好叭,既然他都這麼說了,那她可就不客氣了。
「好的,主任,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
向燁讚賞地看了她一眼,「好好乾,你近段時間多努力,爭取把資格證考下來。」
「好。」
向燁覺得自己得想辦法把人留在皿液科了。
雖然李康夫說了,人隻是到皿液科輪崗三個月,可向燁覺得她天生就該待在皿液科。
她才來多久,就救治了這麼多病人,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她適合這一科室。
既然這麼適合,為什麼還要讓她回外科去。
外科的手術誰做都行,可他們皿液科,需要這樣能沉得下心,又肯用心鑽研的人。
李康夫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隻是讓學生去實習,就被人挖牆角了,而且還是搶不回來的那種。
以前沒看出向燁的臉皮這麼厚,他可算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