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寄海鮮回去
第二天宋書寧起床去洗漱,窩在自己的房間吃餅乾當早餐。
服務員大姐上來找她,說是有人送東西過來給她,讓她下去看看。
宋書寧十分驚訝,他們居然這麼早就來了。
她把最後一口餅乾吃光,拿起一塊糕點給那服務員,「秦大姐,多謝你跟我說這個事,這點心你拿去吃。」
「這怎麼好意思呢。」
宋書寧不喜歡這樣推來讓去,直接將糕點塞給她。
「秦大姐,人在哪兒呢,你快帶我去看看。」
「就在樓下呢。」
宋書寧拿了籃子下樓,果然在門口看到昨天的那個大娘,旁邊還放著兩個筐子。
「大娘,你來了。」
那大娘看見她,悄悄鬆了口氣,笑著走上前來,「同志,你要的東西,我給你送過來了。
足足六十斤,一兩都沒少,你可以拿秤來稱看看。」
宋書寧看著那兩大筐的東西,真不敢相信這麼多的東西,才有六十斤。
「大娘,我當然相信你。」
她從衣兜裡掏出錢,數出六塊錢遞給她,「大娘,這是錢,還有你的籃子。」
那大娘眉開眼笑地接過錢,宋書寧的目光在她腫大變形的手多停留了一秒。
大娘笑呵呵地說道:「同志,你不是說要把東西寄回家嗎,要不我給你送過去?」
她這小身闆看起來也不像能幹活的,把這麼重的東西扛到郵局,估計也費勁。
她在自己這裡買了六塊錢的東西呢,整整有六塊錢,自己幫她把東西送到郵局,也不是什麼大事。
宋書寧沒想到她的售後會這麼好,還怪不好意思的。
「這多不好意思呀。」
「沒啥不好意思的,姑娘,走吧。」
她這麼熱情,宋書寧也就不推辭了,上樓把自己寫好的信拿下來。
「大娘,這些東西我想分成三份,每一份都要十斤魚,十斤蝦。
可我沒有秤,你有辦法能找到秤,幫我分一分嗎?」
「還要啥秤呀,我換了這麼久的東西,手上有準頭。
你要是信得過我,東西就交給我來分,保證差不離。」
「好呀,那你給我分分。」
大娘沒有袋子,秦大姐不知道從哪兒找來幾個乾淨的袋子,送給她用。
大娘把東西分成三份,她用手掂了掂,說道:「差不多了。」
宋書寧不知道重量會相差多少,但是她用肉眼來看,確實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我們出發去郵局吧。」
大娘挑起擔子,「成,咱們這就走。」
那大娘看起來得有六十多歲了,挑起六十斤的擔子居然一點不費力,看得宋書寧嘆為觀止。
「大娘,你可真厲害,年紀這麼大了,還能挑這麼重的東西。」
大娘笑呵呵的,「不行了,現在老了,前幾年身子骨還硬朗的時候,我能挑一百二十斤的東西。」
幾年前?
那時候她不就是五十多歲嗎,居然這麼厲害?
宋書寧好奇道:「大娘,你今年多大了呀?」
「我今年快四十五了。」
宋書寧:……
尷尬了不是。
她還以為大娘六十多了,還一口一個大娘叫得歡,誰知道人的年紀根本沒那麼大,自己平白給她添了二十歲。
但她發誓,這事真的不怪她。
大娘的外表看起來,比她的實際年齡要老得多。
「真是不好意思,你還年輕呢,我還一口一聲大娘的叫著你。」
那大娘還是笑呵呵了,「這有啥呀,我年紀是比你大得多。」
「你叫什麼名字?」
「我姓蘭,叫做蘭萱草,就是萱草的那個萱草。」
「那我以後就叫你蘭大嬸吧。」
「成呀,姑娘,你不是咱們島上的人吧?」
「不是,我是剛剛過來隨軍的。」
「我就說嘛,你長得這麼白嫩,看起來就不像咱們島上的人。」
海島的紫外線輻射確實很強,海島上的人膚色普遍比較深。
看來她以後除了護膚,還得做好防曬工作,要是被曬傷了,對皮膚的傷害可是不可逆的。
她走了一會兒,擔心蘭大嬸會累著,問道:「蘭大嬸,咱們用不用休息一會兒?」
「不用不用,這點東西我能扛得動,一點都不重。」
「你要是累了就跟我說。」
「成。」
他們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終於來到郵局,宋書寧把東西全都寄了出去。
郵局有報紙,她也不管過沒過期,買了一大疊報紙回去。
這年頭還沒有電腦,獲得外界信息的渠道太單一了,很多百姓家裡沒電視,隻能通過收音機和報紙,來了解外邊的消息。
她連收音機都沒有,報紙是她最容易收集訊息的渠道。
蘭大嬸看見她買報紙,十分驚訝,「宋同志,你還識字呢?」
她的這個疑問才讓宋書寧感到驚訝,不過她很快反應過來了,這不是後世,這是六十年代,很多人並不識字。
國家在八六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之後的幾十年才得到普及。
可以說在這個年代,識字的是絕少數,不認字的才是絕大多數。
「對呀,我認字的。」
「可真好,你一看就是個城裡姑娘。」
出到郵局門口,蘭大嬸十分不好意思地問她,「宋同志,你以後還會往家裡寄乾貨嗎?」
宋書寧剛開始還有點疑惑她為什麼這麼問,轉念就明白過來了,她是想問自己以後還會不會跟她買東西吧。
「會呀,以後我會往家裡寄過來,一定會跟你拿貨。」
蘭大嬸滿是滄桑的臉,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宋同志,真是太謝謝你了。」
「蘭大嬸,你別這麼說,你們把好的乾貨留給我,我也受益。」
蘭大嬸連連點頭,「你放心,我一定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
我家在碼頭上跟人換東西有幾十年了,做的都是良心買賣。」
宋書寧看見她一副恨不得指天發誓的模樣,有些無奈地轉移了話題。
「蘭大嬸,我們去碼頭看看,我今天還想吃點新鮮的海鮮。」
「成,咱們這就去,這會兒那老頭子該回來了。」
他們去到碼頭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賣東西了。
蘭大嬸四處看了看,終於看見自己家的老頭子。
「我家老頭子就在那邊呢,宋同志,我們走。」
宋書寧跟著蘭大嬸走過去,看到她口中的的那個老頭子,看起來也像六十多。
但她這會兒不會傻乎乎的覺得,這人真這麼老了,他的真實年紀肯定比這個長相要年輕。
他從海上回來不久,正從船上卸貨,宋書寧能看到他的腿關節有些變形,手關節也有些變形。
海島的生活環境潮濕,尤其是漁民,幾乎一年四季天天跟水接觸,很容易患內風濕。
這個大叔的這些癥狀,跟患內風濕的病症是一樣的。
真是難以想象他病成這樣,還要下海打漁,需要忍受多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