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普普通通的白玉镯上,纏繞了一條金絲做的龍,那龍栩栩如生,精細到胡須都一清二楚!
那金龍纏在玉镯上,竟那麼的和諧而高大上。
刹那間将那普通白玉镯的等級提高了好幾檔!
最關鍵是,這條金龍毫無痕迹地将玉镯的拼接縫隙遮掩起來,竟然看不出一絲曾經碎裂的痕迹!
這手工和心思,比她那個白玉簪不知道要高級多少倍!
旁邊,鄭蘇蘇也發出了驚歎聲:“我還從來沒見過如此漂亮的金鑲玉的镯子!”
市面上的金鑲玉镯子,大多就是簡單的包裹,即便有花色,也是粗糙的。
說白了,還是那些工匠的手工能力和心思機巧不夠罷!
“走走走,我現在就帶着你進宮見太後娘娘去!”鄭蘇蘇一下子就振奮起來。
當日,振國公府西院就炸了鍋。
等着梅寒裳下了女學回來,瞧見梅雨嬌滿臉興奮地等在她的院子裡。
“大姐,成了,成了!”她蹦過來握住梅寒裳的手,“哥哥的鋪子開成了!”
梅寒裳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笑道:“那太好了!”
梅雨嬌興奮道:“今日哥哥進宮将他修複的玉镯給了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喜歡得很,當場就要賞賜哥哥,哥哥卻說,自己不要什麼賞賜,就想讓太後娘娘支持他。他将自己想開個首飾鋪子的事情跟太後娘娘說了,太後娘娘當場便下了懿旨,給哥哥的鋪子賜了名!”
“哦?賜了個什麼名?”梅寒裳饒有興趣地問。
之前她和梅佐之已經給鋪子想好了名,看來是不能用了?
“叫鳳修閣。”
梅寒裳驚喜:“怎麼是這個名?”
“太後娘娘賜名之前問哥哥可有想好名字,哥哥就将和你一起想的名字說了,太後就賜了這個名!”梅雨嬌聲音很大地回答。
梅寒裳點頭:“太後娘娘是真的支持五弟!”
“是啊,是啊。”
梅寒裳想到什麼笑着又問:“那叔父那邊怎麼說?”
梅雨嬌撇嘴:“爹能怎麼說?太後娘娘都賜了名了,他還能不讓哥哥開鋪子嗎?現在哥哥可是奉了太後娘娘的懿旨,開鋪子呢!”
她說着露出驕傲神色忍不住誇:“我哥哥可真棒!”
梅寒裳跟着也笑了:“五弟就是很棒!以後你們就揚眉吐氣了!”
“我想跟五哥學習做首飾。”梅雨嬌接着又說。
梅寒裳對梅雨嬌的決定有些意外。
“我從小看哥哥做手工,其實也是有點興趣的,而且,哥哥說,他的志向不在于此,他要做大事,所以我想,若是我能繼承哥哥,那就最好了,日後也能養活我和娘。”
梅寒裳表示贊同:“雨嬌,你這想法很好,咱們女子就是要自強自立,将來不用靠别人也能好好活在這個世上,你好好跟五弟學,将來能出師,成為女匠人就更好了!”
“大姐,你真的支持我?娘一直不太樂意讓我這麼做呢……”梅雨嬌眼睛發亮地說。
梅寒裳點頭:“是啊,大姐支持你,你用行動證明給你娘看,若是她知道你以後能過好,就不會過于反對了!”
當晚,梅寒裳去吃飯,剛進飯廳就聽見鄭蘇蘇在說今日去見太後娘娘的事:
“那金龍是用先皇的舊物重新打造的,跟那玉镯纏繞在一起,五哥兒說,這寓意是先皇和太後娘娘纏纏綿綿永不分離,啧啧,别說五哥兒沒讀什麼書,心思倒是機巧。”
旁邊梅嵘之聽了就笑:“佐之其實是個聰明孩子,隻不過他志不在科舉而已,所有的心思都用在這愛好上了。”
“現在他也算是得償所願,終于可以做自己的首飾了,你叔父也不能再強迫他去太學讀書了。”鄭蘇蘇感慨。
振國公道:“人各有志,讀書也得是塊讀書的料才行,若不是讀書的料,不如就發揮個長處!”
他這話開明得讓梅寒裳意外。
沒想到振國公是這樣開明的振國公,大概是因為他是武将,所以對讀書這件事沒有執念吧。
“爹說得極是!”她高聲說着走進去。
衆人全都回頭看向她。
梅寒裳快步上前給振國公夫妻行了禮,又跟梅嵘之打了招呼。
梅嵘之似笑非笑:“大妹,聽說五弟的事情你一直幫他,怎麼着,你是想跟他一起出去做那首飾生意?”
“我也就是随便摻和摻和罷了,主要還是想支持他的夢想,人有夢想是好的。”梅寒裳笑答。
“這麼說,姐姐也不想讀書了?”梅羽霓插口。
她知道,梅嵘之是個愛讀書的,想必若梅寒裳不讀書去經商,他會不喜。
梅寒裳睨她一眼道:“不,我要讀書。因為我是塊讀書的料!”
她這“大言不慚”的話逗樂了在座除了梅羽霓和梅羽清所有的人。
“大妹還真是塊讀書的料,聽裴博士說,大妹現在進步很大,這才幾個月,竟比那些跟他學了一年的學生還要好,隻可惜是女兒身,不然科舉必然會榜上有名。”
梅寒裳傲嬌,那是當然的,想當初她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高考高分考進醫科大學的!
“我不光是學習的料,我還是經商的料!所以,學習經商我兩手都要抓!”
除了這些,其他技能也要練起來,技多不壓身,以後行走江湖也容易些。
“我們裳兒現在出息了!”鄭蘇蘇用老媽媽.的欣慰眼神看着梅寒裳。
振國公瞧着她的眼神也滿是溫和。
梅羽霓将家人對待梅寒裳的态度看在眼中,心中越發憤恨。
她實在是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那個鄉下來的,大字不識,又醜又瘸的女人,她就翻身了,成了現在家中的.寵.女!
她實在是看不了梅寒裳被團寵的情景,連忙轉移話題:“娘,你之前不是說甯國公府的老夫人要過生辰了嗎?”
提到這個,鄭蘇蘇連連點頭:“是的,到時候你們姐妹幾個好好打扮,跟着娘一起去。”
梅寒裳好奇:“甯國公府老夫人過大壽嗎?”
“大壽倒不是,好像是七十六歲的壽辰。”
“那這麼大陣仗?”
梅老夫人過壽,也隻是請了幾個跟梅老夫人關系不錯的老夫人和女眷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