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個香味,梅寒裳不得不實話實說了。
她當即點點頭:“臣妾剛進水榭的時候确實聞到過一股清幽的香味,當時還覺得這個香味挺好聞的,想着不知道是燃了什麼香,所以離開的時候就問了這個小宮女一句。”
“那個香是什麼?”皇帝問那個小宮女。
劉公公示意侍衛放開那個小宮女,小宮女低頭回答:“回陛下,奴婢也不知道那個香是什麼。水榭裡從來都沒有香爐的,奴婢之前也沒在意過,後來是康王妃問起奴婢,奴婢才回想起,之前确實是聞到過香味。而且那種香味,聞了昏昏欲睡的,奴婢差點在當值的時候就睡着了,才會去洗了把臉的,恰在這時,三殿下來了,直接進了水榭。”
“那照這麼說,那個香可能就是讓康王妃睡着的原因?”蘭妃接口道。
梅寒裳看着她,沒說話。
不會尴尬嗎?剛才才說不信她會睡着的!
蘭妃的表情确實有點不自然,但事到如今誣陷不成就隻好退而求其次了。
先把皇後咬死再說,梅寒裳回頭再想法子對付!
皇帝看向劉公公:“這件事你去調查一下,務必找出那個香的出處來!”
劉公公應聲去了。
皇帝又轉頭對小内侍道:“你去把皇後請到禦書房來。”
小内侍得令匆匆也去了。
盞茶的工夫,皇後便來了,神色戚戚地給皇帝行禮。
蘭妃不情不願地上前給皇後行了禮。
皇帝讓皇後坐下,皇後睨了梅寒裳一眼。
梅寒裳平靜地與她對視,也不好表露出什麼來。
皇後盯着她看了片刻,才轉頭看向皇帝,笑道:“皇上請臣妾來,是因為康王妃進宮來了嗎?”
皇帝将書桌上的一個紙包包推了下,問皇後:“皇後可認識這個東西?”
皇後的臉肉眼可見的煞白下去。
“三殿下在賞梅宴那日行為過激,不合常理,根據朕的調查,是有人在他的茶水中用了這種易于激動的藥物,現在那個用藥的人已經招了,他背後有人指使,皇後不想知道是誰指使的嗎?”
皇帝聲音冷冽,十分威嚴。
皇後的嘴唇動了動,沒發出聲音來。
多年的夫妻,她很了解皇帝,皇帝既然把她叫過來說這些,就說明他已經知道一切了。
她沒想到,自己謀劃得如此隐秘的事情終于還是暴露了。
“你身為一國之母,竟然做這種卑鄙之事,你讓朕怎麼放心将後宮交給你打理?”
皇帝陡然提高了聲音,嚴厲道。
皇後“噗通”一聲跪倒在皇帝的面前,低頭不語。
皇帝怒道:“還有皇長子,要學問沒學問,要才幹沒才幹,為人唯唯諾諾,處事優柔寡斷,這樣的皇子如何能堪當大任?”
皇後一躬到底,以頭觸地:“醇兒心地純良,是個宅心仁厚之人!”
“心地純良會構陷自己的親弟弟?”蘭妃忍不住插口道。
皇後睨她一眼,臉色頗冷。
他們兩方為了争奪那個儲君之位,少給對方下過絆子嗎?
她覺得,蘭妃壓根就沒資格說出那樣的話。
她不理會蘭妃,轉而望着皇帝道:“皇上,那些不好的事情都是臣妾專斷獨行的,皇長子一概不知。他若當真知道,定然不會讓臣妾做的。臣妾願意領罪,但還請皇上莫要牽怒皇長子。”
梅寒裳在心底歎口氣。
皇後對夏灼醇是真的當親生兒子看待啊,即便自己折了,也要保全他。
可是,就夏灼醇那個敦厚的性子,沒有了皇後在後面幫助,他能在這樣複雜的争鬥環境中活過幾集?
“他若好好上進也就罷了,可他現在都在搞些什麼歪門邪道的東西!朕看,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你這個母後在,他也好不到哪裡去!”皇帝怒道。
皇後眼圈一紅,不說話了。
蘭妃眼中劃過一絲得意。
禦書房中靜下來,氣氛有點沉悶。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劉公公急匆匆回來了。
皇帝問他:“怎樣?”
劉公公低頭禀報:“查出來了,有人瞧見那日皇後娘娘身邊的宮女端了香爐進了水榭……”
他的話沒說完,看着跪在地上的皇後。
皇帝冷冽地看着皇後:“你告訴朕,那個香爐是怎麼回事?”
皇後沉默不語。
皇帝重重一拍書桌,厲聲道:“皇後!朕瞧着你是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
然後對左右道:“來人,将皇後送到冷宮去!”
皇後臉色巨變,但到底是什麼也沒說。
她看着靠過來的侍衛,整理了下自己的頭發和衣衫道:“本宮自己會走。”
侍衛們也不敢過份,就不動了。
皇後擡頭看眼蘭妃,然後又看了眼梅寒裳,轉身往外走去。
侍衛跟在她的身後。
皇後離開之後,梅寒裳跟着告罪:“若皇上沒有教誨,臣妾就告退了。”
皇帝皺眉揮揮手:“你走吧。”
梅寒裳連忙退出禦書房去。
出宮的路上,她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在剛才,她在禦書房裡親眼看着皇後沒落。
打入冷宮,雖沒有廢後,但也跟廢後沒多大差别了吧。
她輕輕歎口氣,以前在現代,自己隻是宮鬥劇觀衆,沒想到現在,自己竟然被裹挾到了這個宮鬥劇裡面來了!
回去之後,得到她進宮消息的梅家人立刻就圍住了她,七嘴八舌地問情況,問皇上找她是做什麼。
梅寒裳将今日在宮中遇到的事情一一說了,衆人臉色都是戚戚。
振國公臉色凝重道:“朝堂要變天了。”
梅嵘之也是凝眉:“皇後被打入冷宮,基本上儲君是誰就明晰了。之前支持皇後那派的大臣,隻怕接下來就會迎來一番清洗。”
“夏灼言就算做了太子,敢明目張膽地清洗?”梅寒裳問。
梅嵘之卻搖頭:“他自然是不敢的,是皇上,皇上定然會為儲君清除未來道路上的障礙的。”
梅寒裳沉默了,這時候才深刻覺得,“伴君如伴虎”是什麼意思。
鄭蘇蘇惴惴的問振國公:“咱們不會受牽連吧?”
振國公歎口氣:“我瞧着,過完年,我就上表自請去戍邊吧,為了兒女,咱們還是不要摻和這些紛紛擾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