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零七章:沈月靈為女兒留後手
林愛國沒想到,沈月靈會采用如此極端的手段。
“其實我覺得你有點小題大做了,安家人是奪不走妞妞撫養權的,他們就是蹦哒的再厲害,對妞妞實際上也造不成什麼傷害。”
沈月靈搖了搖頭,她要保證自己女兒往後的人生順遂,這些無賴吸皿鬼休想成為女兒未來的負擔。
如果可以的話,真想把這身肮髒的皿還給安家,此生再無瓜葛。
“現在留下一個案子,就是最好的證據,防止妞妞長大之後,這無恥的一家人仗着生恩要挾妞妞。”
聽到這兒,林愛國才知道,一個母親可以為孩子考慮到何種程度。
沈月靈是那種看起來沒什麼心眼,但考慮事情卻十分周到的人。
她哪裡是一個普通婦女呢?自己原來對她的印象還是太狹隘了。
“照你的想法,這确實是個不錯的機會。正好今天我也是事情的見證人,可以幫你走相關程序。”
也幸虧安婆子張揚的性格,鄰裡之間但凡在家待着的人,都看了這場鬧劇。
再加上孟清塘送出的禮物,以及沈月靈的好人緣,收集證據的過程十分順利。
官司的事情準備充分,一切都按照沈月靈的計劃進行。
但到了後半夜,沈月靈卻遲遲無法入睡。
習慣是個可怕的東西,平常時候孟清塘從早到晚的在跟前轉悠,猛地一離開,好像缺了什麼似的。
第二天早上,孟清堂還是沒有回來。他臨走之前告訴自己,當天去當天回,難道是路上耽擱什麼了?
上班之後,沈月靈去問了同事,九裡溝村的具體位置。
下班之後看到依舊冷清的家,她再也忍不住了,懷揣着擔心,就往九裡溝村的方向出發。
此時的孟清塘正處在危急當中,昨天他就已經找人将梨子收好了,也已經裝在拖拉機車鬥裡了。
按照正常流程,三輛拖拉機會在半夜時分到達城裡的菜市場,然後天蒙蒙亮就批發給小商販。
可是問題出在了開拖拉機的人身上。
往常,孟清塘都是在城裡找好車隊,可是這兩天車隊騰不出空閑來,所以他就在村裡尋摸了一下,簡單湊成一個簡易車隊。
本來價格也商量好了,從村裡到城裡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孟清塘給二十塊錢。
這可是相當大方的份額了。
一般情況下,一趟買賣,也就十塊出頭。
孟清塘之所以給這麼多,不是着急回家嗎?他是擔心自個不在家,安家那些癟三又欺負自己女人。
出門在外,錢不外漏。
孟清塘這是犯了大忌了。
九裡溝村是個雜姓村子,最大的姓是洪,在這個年代能買得起拖拉機的,都是村裡有頭有臉的人,其中兩輛拖拉機就是屬于洪家的。
于是他們兩個一商量,坐地漲價,一趟車一百,為了防止孟清塘到城裡不認賬,這一百塊錢還要現在就結清。
其實孟清塘這一趟貨,順利的話,也就掙個五六百塊錢,他不是出不起這個運費,而是不能開這個口子。
孟清塘單打獨鬥的出門做生意,自然也不是被吓大的,在别人地盤上,還是先禮後兵,于是他就找了村支書。
村支書姓喬,出身村裡第二大姓,也是另一個拖拉機司機的叔叔。
錢财動人心,要是今天掙了這一百,就是一月四十天的不開張,也能把日子過滋潤了。
村支書并沒有盡力,給孟清塘帶回來的結果是,運費降到八十。
這還不是欺負人嗎?
種梨子的老漢姓鞏,爺爺那輩子逃荒落戶在這裡,家裡人丁單薄,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留在了戰場上,二兒子失蹤了,女兒還小。
這也是為什麼孟清塘費那麼大功夫,非要收購鞏家梨子的原因,他幫的不止是這個搖搖欲墜的家,還想讓英雄沒有後顧之憂。
鞏家因為出了一個烈士,雖是獨姓,但村裡人也不敢明着欺負。
“明廠,給叔個面子,有個差不多得了。你要是覺得二十不夠,我再給你添點。”
鞏家何嘗不知道孟清塘對他們的幫助呢?
他是想着洪家小子能給自己一點面子,有個差不多的工錢,剩餘的自己私下補上,别傷了彼此的和氣。
隻是洪家兩人執意要宰這個外鄉的肥羊,并沒有退步。
還讓家裡的後生,将老人“請”回家去。
沒有吃絕戶,已經是他們對鞏家最大的寬容了。
然後兩方就僵持了。
生鮮不頂放,洪家人覺得孟清塘遲早要妥協。
但是讓他們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第二天孟清塘就出了高價,讓村裡有闆車的人家過來卸貨。
九裡溝村地勢坑窪,莊稼收成也比不上平整地帶,再加上離城遠,運輸不發達,沒有什麼來錢的門路,所以是附近有名的窮地方。
當孟清塘說五塊錢一車送到縣城的時候,很多人家顧不得得罪洪家了,就拉着車子過來卸貨裝貨。
要知道他們平常出去給人打家具蓋房子,一天工錢也才一塊錢。
這足足是五天的工資。
要是一兩個人,洪明廠還能制止一下,可是十五六輛闆車,他也沒有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背叛。
但是到嘴的肥肉不能吃不到,等下午孟清塘帶着闆車隊走到一個碎磚鋪就的路口時,卻被攔着了。
“這路是我家鋪的,打這兒過一輛車給五塊。”
這可是獅子大開口了,比開車拉貨還要劃算,都不用燒油了,也不用浪費時間了,坐着就能把錢給收了。
闆車隊領頭的夫妻倆,是個好性兒的,看孟清塘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刁難,都有些不忍心。
他一個外鄉人,收梨子和其他山貨花了大幾百,再加上車費百十塊,這些錢可是一家人一輩子的家底了。
現在能不能掙錢還不好說呢?這要是再出一大筆錢,他們這些外人都有些心疼了。
“明廠,這路口也不是一家的,還是讓人過去吧?”
孟清塘始終相信,這個世道,還是好人多,像洪明廠這樣的,注定幹不成大事兒。
但站在洪明廠身旁的一個老人,卻伸出手裡的拐杖,狠命的朝着這漢子敲打了過來。
“洪明偉,你不是老子的種!拆自己兄弟台,你的腦子真是白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