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孫箬的荷包收下,拉着她的手感謝:“你有心了。”
孫箬害羞而笑,像隻羞怯的小兔子。
“在女學,你一切可都好?”梅寒裳問她。
“都好的,趙姐姐現在對我可好了,沒人再敢欺負我。”
梅寒裳很是欣慰。
梅寒裳的學生是十來個六歲到十歲的女童,她們都是京城達官貴人家年齡尚小需要開蒙的小姐。
她們天真爛漫,還沒有過多受到封建禮教的荼毒,所以梅寒裳教授她們的時候除了該學的禮儀,還會教她們一些自然科學的東西,開拓她們的眼界。
對于梅寒裳這樣講課風趣,不會拿着戒尺打人的夫子,女孩子們别提多喜歡她了,日.日都圍在她的身邊問這問那。
梅寒裳還蠻喜歡這種感覺的。
她上午在女學教學,下午便去醫藥鋪子坐診,日子一下子變得充實而忙碌起來。
不過,每五日.她回家,都會焦急地等着信鴿的到來,夏厲寒跟她約好,會以信鴿傳書。
夜深人靜,将他的信讀個幾遍,她就能安然入睡。
日子就這麼充實地着,轉眼間,夏厲寒就離開了半個月了。
這日女學休息,梅寒裳回振國公府看母親,瞧見兩個媒婆在跟母親叽叽喳喳的說話。
王媒婆道:“振國公夫人,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論門第,榮威公府和振國公府是再門當戶對不過的了,這榮威公府的嫡長女,萬般.寵.愛于一身長大的,長相也好,跟貴家的二公子是再般配不過的了!”
她這話音還未落下,那邊張媒婆就接口道:“榮威公府的陳家小姐好是好的,隻不過這萬般.寵.愛長大的小姐,脾氣少不得驕縱些,若二公子是個有脾氣的,隻怕是會受不住。我們這袁家小姐她的姑姑是皇上當今最.寵.愛的蘭妃,父親是大内副統領,這家世也算是配得上咱們振國公府了,最關鍵我們袁小姐自幼習武,性格爽朗,吃苦耐勞,定然能與二公子合得來的。”
張媒婆說完,王媒婆就哼了聲:“聽說這袁家小姐,大字不識得幾個,如何能跟二公子這種讀書人相處?我們陳家小姐就不一樣了,知書達理的,将來管家肯定也是一把手,賢内助。”
張媒婆就翻個白眼:“前幾日聽說陳家大小姐打傷了一個身邊的婢女,隻因為婢女不小心摔壞了她一根玉簪而已,陳家大小姐那可真是管家的一把好手了,不會武功的比我們這會武功的還要心狠手辣呢。”
王媒婆不甘示弱地嗆聲道:“高門大戶自有高門大戶的規矩,下人犯了規矩自是要懲罰的,哪像那些小門小戶上來的人,家裡沒規沒矩的!”
兩個媒婆這說着都要打起來了,梅寒裳瞧着隻是好笑。
她看向母親,見她蹙着眉頭,似乎有點煩惱。
便快步過去對那兩個媒婆道:“你們說的,我娘親已經知道了,但這到底是我二哥的婚事,還得問過他本人的想法才是,這樣吧,你們先各自回去吧,我們選中誰家的姑娘,到時自會通知你們的,可好?”
兩個媒婆見梅寒裳進來,連忙躬身行禮。
梅寒裳現在是王妃了,身份高貴得很。
行完禮之後,兩個媒婆還待再為自己的“委托者”再說幾句,梅寒裳卻不容她們多說,讓丫鬟打賞了點銀錢,直接送出府去。
她們走了之後,鄭蘇蘇長歎口氣,握住了梅寒裳的手:“幸好裳兒你回來了,不然娘親這頭風病又要發作了。”
梅寒裳走到鄭蘇蘇身後給她按摩肩膀,笑道:“多大的事呢,娘親等她們說了之後,直接打發了就是。二哥到底娶誰,總是要看他自己的想法的。”
提到梅嵘之,鄭蘇蘇就啐了口:“那個混小子,問他成親的事,他隻說不想成親,也不知道他想做什麼!這歲數也老大不小的了,拖着是個什麼事?”
“二哥許是想着先立業再成家吧,明年春闱,他是一.門.心.思高中的。”梅寒裳道。
最近二哥學習越發勤奮,她能理解他的想法。
“成家立業,成家立業,先成家才能安心立業,這有什麼的。”鄭蘇蘇抱怨。
梅寒裳笑而不答。
在她看來,梅嵘之才十八歲,還小着呢。
在現代,十八歲還在上高中,成什麼家?等着思想成熟些了,找個三觀相合的女子,成家之後才更穩定。
“那個陳嬌容你是認識的,你覺得她人如何?”鄭蘇蘇握着梅寒裳的手問。
梅寒裳的腦海中浮現出陳嬌容姣好的面容。
她跟林眉、柳如意是閨蜜,往常是看不起自己的那波人中的一員,才氣好像是有點,長得也不錯,就是這趾高氣昂的性格……
“還可以吧,不過正如媒婆所說,可能脾氣是驕縱了些。”她回答。
鄭蘇蘇搖頭:“驕縱的咱們可不要。她到底是皇後的侄女,嫁過來說不定還要給我們氣受。”
聽她提及皇後,梅寒裳忽然發現個有意思的情況:
“怎麼回事,一個是皇後的侄女,一個是蘭妃的侄女,都來我家說親?”
這當中的微妙,不懂得朝堂局勢的人,是不會懂的。
鄭蘇蘇顯然是懂得的,壓低聲音對梅寒裳道:“聽說近些日子,皇上就要将立儲的事情定下來了,這兩家能不着急拉攏朝中大臣麼。你爹也跟我說了,讓我别摻和這些事,但我們就算躲着,也躲不過去啊,這不,陳袁兩家就派媒婆來了。”
梅寒裳靜了靜,問鄭蘇蘇:“娘,你覺得那兩位誰能笑到最後?”
當前,最有争奪儲君實力的人就數皇後撫養長大的皇長子夏灼醇和最受..寵..的蘭妃生的皇三子夏灼言了。
當今皇後沒有生育,将皇長子撫養在了身邊,皇長子的母親是個地位低微的嫔妃,在皇長子養在皇後身邊沒多久,就染病去世了。所以皇長子夏灼醇算是在皇後跟前長大的,雖是養子勝是親子。
聽說夏灼醇性格敦厚,人不甚機靈,長相也一般,皇上不太喜歡他,所以才會一直沒有将他立為儲君。
也正是因為沒有立儲,才會讓其他皇子生了奪儲之心,其中呼聲最高的要數三皇子夏灼言了。